![]() |
【 字号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2-08 浏览:256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仲裁工作,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事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2024年以来,淮南仲裁委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仲裁工作,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市场主体认同并选择仲裁途径解决知识产权合同纠纷。
一、加强部门联动,拓宽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淮南仲裁委员会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联络机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与仲裁对接机制、知识产权研究交流机制等,充分发挥仲裁优势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二、加强仲裁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妥善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淮南仲裁委在持续发挥仲裁职能,做好纠纷解决服务的同时,积极在商事活动前端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充分发挥仲裁法律服务优势,高效、快捷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为打造优良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提供仲裁法律服务保障。
淮南仲裁委秘书处会同淮南市知识产权局依法规范完善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争议解决条款,向全市商标和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示范优势企业、专利和商标权利人等市场主体推介仲裁法律制度,规范相关知识产权合同文本,明确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知识产权合同纠纷。
淮南仲裁委秘书处在官网设立“知识产权仲裁”专栏,宣传仲裁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优势;召开知识产权权利人及相关代理机构座谈会,加大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机制的推介力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基石
专业人才队伍是推进知识产权仲裁制度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五届淮南仲裁委共聘任了101名仲裁员,根据专业背景选定了30名知识产权仲裁员,其中有4名仲裁员具有知识产权师证书。动员各县区司法局、知识产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积极推荐符合知识产权仲裁员任职资格的人选,为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仲裁员和办案秘书的知识产权仲裁业务水平,2024年8月27日,举办了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班,有40名仲裁员和办案秘书参加了培训。
2024年,淮南仲裁委共办结了11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家茶庄未经授权,擅自销售标注有“霍山黄芽”字样茶叶包装礼盒,侵犯了某茶叶协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6家超市(含商店、杂货店、食品店)侵犯“旺旺”仙贝商标权,1家豆腐店侵犯“淮南豆腐”地理标志商标,某企业未按规定支付2名员工发明专利奖励。为制止侵权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申请人特向淮南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淮南仲裁委受理后,仲裁庭仔细了解案情,认真分析双方分歧的焦点,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调查事实,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均达成和解协议。协议签订后,很快履行到位,双方握手言和,继续合作。
为了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淮南仲裁委全部免费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仲裁员也都是义务办理,不拿一分报酬。此类案件的妥善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今后,淮南仲裁委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开放合作的工作原则,重点在拓宽知识产权保护途径、加强诉裁对接、健全知识产权解纷机制、加强仲裁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淮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