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淮南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0-07-21 浏览:1802
法律是一门古老而威严的艺术,司法者则是从事这项神圣艺术的工匠。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最大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其合法的诉求利益。如果将仲裁事业视为我们终生不懈的追求,将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这件艺术品的最高境界,作为仲裁员,就应当具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如何打造仲裁员的工匠精神,是淮南仲裁委全面提升仲裁公信力的重中之重。
一严格仲裁员聘任程序,树立仲裁员敬业爱岗的工匠精神。“不敢以无才无德之身亲案牍”。第五届淮南仲裁委采用个人申请、秘书处政审、仲裁委研究聘任的程序选聘仲裁员。具备仲裁员任职资格的专业人员主动申请担任仲裁员,保证了仲裁员对仲裁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秘书处通过考察、考核仲裁员的法律、人格、品质素养,保证了仲裁员的政治、业务特质。仲裁委具体分析、慎重研究,保证了仲裁员选聘工作的公平、公正。
二编撰《淮南仲裁业务知识汇编》,培养仲裁员精通仲裁业务的工匠精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淮南仲裁委在做好防疫防控的同时,召开了仲裁员聘任会议,颁发了聘书,提出了要求,每人发放一本《淮南仲裁业务知识汇编》。这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从仲裁的法律、法规到司法解释,从仲裁委的章程、规则到各项制度。特别是开庭示范和法律文书制作规范,为打造仲裁员的工匠精神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只要仲裁员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实施,就能使仲裁工作严谨规范、有条不紊。
三开展仲裁员培训,养成仲裁员谨小慎微的工匠精神。“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对于法官来说,学识比机敏更重要,谨慎比自信更重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培训,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作为一名仲裁员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淮南仲裁委经常举办仲裁员研讨会、学习会,使仲裁员认识到,仲裁员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担当,更是一份责任。在审理、裁判案件时,要谨之又谨、慎之又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危害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法律的生命在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使法律规则活起来。让法律活起来,使公众通过具体案件中法律对特定行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领略法律的价值取向。仲裁工作,需要终身钻研和学习,需要脚踏实地、善始善终的实践精神,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耐心定力,以仲裁人的“匠心”去赢得“民心”,才能书写淮南仲裁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