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创新仲裁服务模式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 字号 发布时间:2023-10-25 浏览:162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中展现仲裁担当,淮南仲裁委多措并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仲裁服务和保障。

  主动作为  积极拓宽仲裁服务阵地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延伸仲裁服务阵地,创新打造工作平台,主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

  为充分发挥淮南仲裁委和田家庵区法院各自的职能优势,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合力,促进各类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更加便捷、灵活、高效。成立了淮南仲裁委员会驻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工作站。仲裁工作站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推进法治淮南建设的具体行动,是满足群众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同时,仲裁工作站入驻人民法院,是落实诉讼与仲裁有效衔接机制,充分发挥诉调对接机制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领域,齐抓共管的解纷合力,为群众提供便民利民的多元解纷新模式。

  为充分发挥仲裁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助推金融行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淮南仲裁委与淮南市银行业协会联合举办金融仲裁法律知识培训会。通过培训,宣传了仲裁法律制度,普及了仲裁法律知识,扩大了仲裁法律制度的社会认知度,提高了各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对仲裁法律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方面的优势,积极约定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方式,利用格式合同、补充协议、催收文件等多种方式签署有效仲裁条款。

  第五届淮南仲裁委换届以来,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仲裁工作,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市场主体认同并选择仲裁途径解决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仲裁案例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锤炼了知识产权仲裁员队伍,为今后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仲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淮南仲裁委员会与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在知识产权领域进一步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案件受案范围,强化了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法律制度的职责分工。今年以来,淮南仲裁委调解了6起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没想到淮南仲裁委能把80多件物业纠纷处理得这么好、这么快。”淮南某物业公司代理人拉着淮南仲裁委副主任、秘书长盛勇的手感叹到。最近,淮南仲裁委受理了80多件物业服务纠纷,虽然标的不大,但是牵涉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淮南仲裁委仲裁员本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念,用“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的精神,认真了解案情,耐心析法说理,真诚用心调解,最终纠纷都得到圆满解决,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创新机制  打造满意型仲裁服务

  淮南仲裁委在处理仲裁案件时,充分践行“少敲锤子、多解扣子”争议处理理念,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融入办案全流程,力争当事双方胜败皆服、快速和解。今年以来截止到10月25日,受案311件,结案256件,结案率82.3%,调解结案190件,调解率74.2%。为当事双方有效节省精力物力。

  为提高仲裁案件鉴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规范鉴定机构委托及管理工作,确保仲裁案件客观、公正审理,淮南仲裁委采取四项举措、坚持五个原则优化仲裁鉴定流程,助力仲裁案件审理提速。首创“摇号+询价”选定鉴定机构模式,突出随机选定,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鉴定成本。运行以来鉴定费用明显降低,无一起案件当事人提出异议。

  创新开展仲裁调解服务温馨工程,建立“仲裁+调解”服务标准体系,组建仲裁调解员队伍,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关注市场主体诉求,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治问题,指导企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恪守公正  以仲裁公信力为发展护航

  今年以来,为夯实基础管理,制定了《淮南仲裁委员会秘书处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淮南仲裁委员会委托鉴定机构管理办法》《淮南仲裁委秘书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淮南仲裁委员会秘书处“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制度》《淮南仲裁委员会指定仲裁员若干规定》等系列文件,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业务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坚持公正公开公平,把公信力建设融入仲裁业务全流程。在组庭环节,坚持广选慎用,优化仲裁庭组成,鼓励双方当事人自行选定仲裁庭组成人员,对不能自选的案件,广泛启用入册仲裁员,形成“教授+律师+专家”的组庭架构。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普通案件智能机选仲裁员方式,对重大案件召开会议研究指定仲裁员。健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建立仲裁员和仲裁秘书互评、仲裁案件个案评价、案卷质量评查三位一体的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将履职能力、群众满意度和文书质量全面纳入评价体系。

  近年来,淮南仲裁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狠抓落实,担当作为,积极履行仲裁工作职能,仲裁宣传成效日渐显著,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办案质效进一步提升,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优质的仲裁法律服务,在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淮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